首页    会员分类导航        乌铜走银    会员风采 | 乌铜走银工艺大师袁昆林

会员风采 | 乌铜走银工艺大师袁昆林

 

袁昆林,云南昆明晋宁人,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会员,乌铜走银工艺大师,乌铜走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自宋以来,袁氏家族世代制银,“银匠家”在当地家喻户晓。上溯到上个世纪20年代,袁昆林的爷爷袁家和八岁到昆明学习制作乌铜走银。袁家和的师傅当时曾为黄埔军校制作过一批乌铜走银墨盒作为优秀学生的奖励。后袁家和回到晋宁天城门,将手艺传给儿子袁万成、袁万礼兄弟。由于种种原因,袁家乌铜走银一度沉寂,就连家中纹饰素材也被付之一炬。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这门技艺才被重新捡起。由于当时产品销路不畅,生产也是时断时续。

 

袁昆林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乌铜走银的,一入就是三十年。三十寒暑,不惧清贫,不畏流言,醉心其间,甘苦自知。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能够在乌铜走银这门古老技艺中独守天真实在难得。

随着一批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展览中获奖,袁昆林逐渐声名鹊起。2010年,袁昆林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乌铜走银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袁昆林的作品更是一件难求,尚未成品的乌铜走银就已被来自台湾、江苏、四川等地的藏家抢购一空。

 

 

乌铜走银的历史
 

乌铜走银最早出现在清朝雍正年间,一位工匠在冶炼紫铜时,不慎落入一枚金戒指,金熔于铜,不料铸成的器皿在手的抚摸之下逐渐变得乌黑。他将这种乌铜打成薄片,在上面刻上各种花纹图案,再以银化水,填充这些图案,打磨后乌铜乌黑,白银闪亮,对比醒目,又有典雅之气。由于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

 

乌铜走银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乌铜”即“黑色”的铜,“走银”即在铜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水填入花纹图案中,经过复杂的工艺处理后,透出黑白分明的银纹图案。 

 

乌铜走银的制作工序繁多,细致入微,要求制作之人要有较好的耐心,做事认真细致,头脑灵活,创新能力强,其制作工序有:炼制乌铜合金、锻制乌铜片、乌铜片上錾刻图案、走银、成型、抛光打磨。

 

 

在乌铜走银技艺中有三大工艺至关重要:锻片、錾花和走银。其中,锻片和錾花需要的是经验和手感。铜片的厚薄、平整来自于反复的捶打,将紫铜的延展性发挥到极致。錾花则事先在铜片上固定住画好的纹饰,用大小不一的錾子,小心翼翼的沿着线条雕刻。

 

 

錾刻好的铜片就要进入“走银”这道最为关键、也是决定成败的工序。银的熔点略低于铜,所以“走银”的关键在于温度的把握。如果是“走金”,两种金属的熔点差不过几十度,更是对工匠的技艺的考验。高温下,熔化了的银(金)水沿着錾刻好的细密纹路流淌,最终布满这个图案,经抛光后呈现独特的装饰效果。

 

袁昆林大师乌铜走银部分作品
 

 

 

 

“秘境古滇·茶韵”(三件套)

作品纯手工精制而成,含牛头扣饰壶、运粮上仓壶、铜鼓茶叶罐三件器物。作品以古滇文化为依托,分别采用晋宁出土的石寨山古滇铜鼓、牛头扣饰、运粮上仓图为元素,图案线条流畅细腻,完整勾勒出一幅2000多年前秘境古滇的神秘画卷。

作品制作手法独特,壶身无焊接,手工敲打锤纹细腻、均匀,质感浓厚。运粮上仓壶和铜鼓茶叶罐都釆用了双层胎工艺,内层采用纯银为胎,能够更好地保存茶叶和使茶水口感绵纯。

作品完美展示了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其独特之处在于使用了创新工艺,在牛头扣饰壶上结合原有的浮雕工艺,突破了乌铜走银300多年以来,只有平雕没有浮雕的缺憾,两者工艺完美结合使作品更具立体感。

经过30多年艰苦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袁昆林为云南乌铜走银工艺的传承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迄今为止,他加工制作的乌铜走银工艺品百余件,有花瓶、笔筒、墨盒、泡壶、烟锅头、鞋形水烟简等。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市博物馆、昆明市民间工艺协会等单位收藏了他10余件乌铜走银工艺品,清华大学、四川美院及云南工艺美术职教学院的相关领域的教授也多次来信来函洽谈工艺合作。

创建时间:2023-11-30 10:33
浏览量:0
收藏